2023年全市粮食总产238.6亿斤,增量全省第一
2023年,齐齐哈尔市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,落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728.9万亩,多措并举提升粮食单产水平,粮食总产达到238.6亿斤,同比增长2.99%,增量排名全省第一,实现“十六连丰”。
科技加持 助力粮食提产增效
粮食增产的出路在科技。2023年,齐齐哈尔市全面实施“大垄适度规模经营百村示范工程”,深化垦地合作,集成推广水肥一体化等高产栽培技术模式,大垄密植规模经营面积超过700万亩。
据了解,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抗旱、节水、高产、高效等技术优势,可以解决困扰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多年的春旱抓苗、环境污染、成本过高、增产增收难等问题。
2022年,该市率先选择基础条件好的县区打造大垄种植示范田,去年又在9县(市)及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选择村级党组织能力强、耕地平整性好、集中连片的100个村,作为重点打造规模化样板田的先行村,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和大型现代农机装备,将农垦集团的“六看”“四全”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和措施平移复制,重点推广大垄栽培、无膜浅埋渗灌水肥一体化等生产技术。
龙江县头站镇南华村村民安伟波去年种了200多亩玉米,亩产达到2100斤以上,而种地成本每亩仅160元。他对记者说:“传统种植模式与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相比,每亩投入是少了几十块钱,但水和肥的利用率比较低。水肥一体化这种新型种植模式,节水节肥、省时省力、减少环境污染,通过水肥精准控制,实现了玉米蹲苗、控旺防倒等关键环节的科学管理,去年每亩要比往年多产300~500斤玉米。”据测算,去年龙江县仅推广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,就增产粮食3760万斤。
养护黑土地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
作为粮食主产区,齐齐哈尔市多年来以打造嫩江流域高效生态农业强市为战略目标,进一步加强黑土地保护治理,夯实粮食安全根基。
近年来,全市聚焦黑土耕地质量提升,多措并举保护好黑土地这个“耕地中的大熊猫”。一方面严格实施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示范区工程,坚持管控与修复并重、保护与利用统筹、用地与养地结合,综合采取工程、农艺、生物三位一体硬措施,因地制宜推广“龙江模式”“三江模式”等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。2023年,全市落实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示范区面积1370.9万亩,其中8个黑土地保护重点县落实1267.2万亩。
另一方面,该市深入实施黑土耕地保护利用“田长制”,设立了市、县、乡、村和网格、户“4 2”六级田长,各级田长55.6万人,构建起每块黑土耕地都有田长的管护模式,实现了黑土耕地保护利用责任全覆盖。经省专家测算,全市耕地质量较黑土耕地保护治理前提高0.5个等级,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提高千分之一,进一步夯实了粮食稳产根基。
通过良田绿色发展,结合黑土耕地保护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,该市宣传引导经营主体减少农药化肥和除草剂使用量,不断扩大绿色有机生产,提高绿色有机产品质量。
加强治理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
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,齐齐哈尔市着力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防治、秸秆综合利用等突出问题,保护生态环境,促进农业增产、农民增收。
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,该市着重通过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,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,推广应用分期、分层及侧深、水肥一体化等施肥技术,提高化肥利用率。此外,在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上,构建“市场主体回收、专业机构处置、公共财政支持”的回收和集中处置体系,全市布设各类回收站点2754个,去年共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937.6吨,回收率达到90%。
在农作物秸秆问题上,该市突出“一主多元”,以农用还田为主,饲料、燃料、肥料等多元利用为辅,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。根据土壤类型、积温带及作物种类,玉米以翻埋、覆盖还田为主,水稻以翻埋还田、旋耙还田和搅浆(打浆)还田为主。其中,依安县采取“产业园区 企业 农户”方式推进秸秆饲料化,国牛牧业养殖企业与农户签订秸秆收储合同,农户在农作物收获时,将秸秆直接粉碎青贮加工,由企业收购加工成饲料发展养殖产业,同时将动物粪便发酵后生成有机肥,重新还田,增加土地肥力,促进土地永续利用。(王长海 梁辰 记者 孙昊)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推荐阅读
客户端下载
- 评论
- 关注